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同为深圳企业,且高度聚焦研发,康泰生物被乐观的投资者称为疫苗界的“华为”。 作为当初中国乙肝疫苗产业化的“破冰者”,康泰生物确实曾站在
每每提到君实生物,不少投资者都会替它感到惋惜:这家药企曾与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并肩,合称为PD-1“四小龙”,如今却跟不上大队伍。不过,若“自己跟自己比”,近年君实生物着实进步了不少。 财报显
8月以来,全球干燥综合征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研发迎来密集里程碑事件。 先是8月11日,诺华宣布其研发的 ?Ianalumab在治疗活动性干燥综合征的两项3期临床试验(NEPTUNUS-1与NEPTUNUS
地缘政治风险,似乎又在卷土重来。 9月10日,《》的一篇报道震动全球医药市场:特朗普政府正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对美国药企从中国引进新药实施强制性审查,并要求FDA对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实施更严格
减重药搭上AI医疗快车,“卖服务”才有未来? 来源|医药研究社 自减重药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获批上市后,信达生物一刻也不敢停,进线上、走线下,正不断推进新药的商业放量。据悉,玛仕度肽上市后迅速
这是道彤投资与铅笔道开设的联合专栏,报道新时代的独角兽。道彤投资成于2015年 ,是家专注命科学领域中早期投资的险投资公司 。 访谈 铅笔道?吴欣晓撰稿丨铅笔道 吴欣晓 杭州又跑出一只未来独角兽。
-01- 引言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链接而成,兼具传统小分子化疗的强大杀伤效应及抗体药物的肿瘤靶向性。ADC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负责选择性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前有“预告式”BD,现有“诱饵式”回购,部分创新药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也是拼了。 自6月27日披露回购方案后,迈威生物至今回购股票数字依
-01- 引言 单克隆抗体作为生物制药领域的关键分子,它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电荷异质性作为单克隆抗体的关键质量属性,直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吸收效果、在体内的循环时间等等。电荷异质性
仅成立四年的药企怎么换来的“船票”? 来源|医药研究社 诺华再次向舶望制药抛出“橄榄枝”。 据悉,9月初,这两家公司达成了一项新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舶望制药授予诺华两款处于早研阶段分子的中国以外权
2025年9月9日的厦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一对母女的身影格外醒目。 当护士将“馨可宁9”疫苗缓缓推入这对母女的手臂,这两针疫苗的注射完成,标志着国产9价HPV疫苗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道彤投资与铅笔道开设的联合专栏,报道新时代的独角兽。道彤投资成于2015年 ,是家专注命科学领域中早期投资的险投资公司 。 访谈丨铅笔道 邹蔚 松格 疼痛不仅是一种生理感受,它还是情绪、记忆与社会
-01- 引言 近年来,双特异性抗体已成为一种关键的药物形式,它们能够实现传统单特异性抗体难以实现的独特功能。例如,T细胞接合器和能够模拟凝血因子VIII的emicizumab。因此,双抗具有相当大的
随着HARMONi研究结果在WCLC上公布,康方生物及其海外合作伙伴Summit均陷入了争议之中。 OS未达终点、欧美人群数据过差、中西数据的背离,一系列争论导致了市场对于AK112的种种不信任。截至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家濒临退市的小公司,如何一跃成为全球创新药圈的“当红炸子鸡”?这正是黑马Madrigal公司的故事。 过去40多年,MASH(代谢功
导语:当资本退潮、故事时代的华丽外衣被剥去,中国创新药行业历经深刻的价值重估,正凭借扎实的业绩与全球化的雄心,迎来数据驱动的价值回归,站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新起点上。 曾几何时,创新药赛道充斥着“讲故事融
在本周举行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BioNTech联合BMS发布其PD-L1 × VEGF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pumitamig(BNT327)的全球Ⅱ期研究中期结果,涉及初治广泛期小
全球生物药商业化产能竞赛进入下半场,“稀缺性”取代规模成为新规则制定者。 药明生物的发展,恰是这场变革的缩影。它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做一个外包服务商,而是用CRDMO模式,将自己铸造成生物制药领域的“基
2025 年 9 月 9 日,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宣布达成协议,拟以每股 48 美元现金方式全面收购美国临床生物技术公司 Tourmaline Bio,整体估值约为?14 亿美元。 此
前言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传统1型树突状细胞(cDC1s)正从默默无闻的“配角”跃升为决定疗效的核心角色。它们不仅是抗原呈递的“专家”,更是激活抗肿瘤CD8+T细胞的“指挥官”。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免疫
2025 年 9 月 8 日,施维雅(Servier)宣布,已与英国生物医药公司 Kaerus Bioscience 签订最终协议,收购其开发的潜在治疗脆性 X 综合征(FXS)的临床候选药物 KER